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百科

十五夜望月作者(十五夜望月作者是谁)

时间:2023-06-01人气:作者: 佚名

十五夜望月作者(十五夜望月作者是谁)

  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古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十五夜望月》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十五夜望月》注释

  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3、冷露:秋天的露水。

  4、尽:都。

  5、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在:一作“落”。

  《十五夜望月》翻译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十五夜望月》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是寄友人杜元颖。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十五夜望月》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著有《王司马集》。

标签: 望月  注释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