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他在中国说:以军这一要求是“不可能的事”

时间:2023-10-14人气:作者: 佚名

他在中国说:以军这一要求是“不可能的事”

博雷利:以色列自卫必须符合国际法,不能在加沙制造人道主义危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军要求上百万加沙居民24小时内南撤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表示,加沙目前面临的情况十分严峻,欧盟维护以色列在遭遇袭击后自卫的权利,但其自卫的行动必须符合国际法,不能在加沙地区制造人道主义危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目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仍在持续。截至当地时间13日晚,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3200人死亡。以色列国防军13日凌晨向联合国通报称,已通知加沙地带北部约110万巴勒斯坦人,要求他们在24小时内撤离至加沙南部。巴勒斯坦方面、联合国以及地区周边国家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或谴责。

“加沙正在面临危机时刻。”目前正在北京访问的博雷利14日在欧盟驻华使馆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称。他表示,自己赞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看法,即要求100万人在24小时内离开是无法做到的事情。1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呼吁”以色列取消对加沙北部居民的驱逐令,呼吁各方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

“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转移如此多的人,尤其是没有庇护所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这名欧洲高级外交官表示,以色列的行动不应在加沙地区制造人道主义危机。“我们维护以色列在经历了此前遭遇后自卫的权利,但(自卫)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国际法。”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博雷利10日曾表示,以色列对加沙的全面封锁已违反国际法,“针对大量平民的断水、断电和切断食品供应违反国际法。”他同时,“绝大多数”欧盟外长支持继续向管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提供援助。

巴勒斯坦媒体13日报道称,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在约旦首都安曼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表示,他完全拒绝以方让巴勒斯坦人民从加沙地带撤离的要求,称这可能引发毁灭性的人道主义后果。阿巴斯要求为加沙地带的居民紧急建立人道主义走廊,尽快提供水、电、燃料和医疗用品。

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3日在北京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据中欧双方释放的消息,巴以新一轮冲突成为双方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我们讨论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部分之一是中东地区的局势,我们一致认为,这场危机的唯一长期解决办法是致力于实现两国解决方案。”博雷利在记者会上介绍说,尽管中欧间存在分歧,但相信双方之间“仍然存在合作空间,世界面临的大部分重要挑战都必须同中国进行紧密接触才能实现。”

据外交部官网信息,13日,王毅同博雷利在举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针对记者问及当前巴以局势,王毅表示,当前巴勒斯坦形势危急。此轮冲突已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人道形势急剧恶化。中方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作法。

王毅强调,针对当前严峻形势,中方认为当务之急,第一是尽快停火止战,阻止战火无限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第二是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障平民安全,尽快开辟人道救援通道,防止发生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第三是有关各国都应保持冷静克制,秉持客观公正,推动冲突降级,避免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更大冲击。第四,联合国应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应有作用,安理会应为此承担重要责任,尽快形成国际共识,拿出实际举措。

“以色列有建国的权利,巴勒斯坦同样有建国的权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谁来关心?犹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王毅表示,这个世界存在各种不公,而对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经延宕了大半个世纪,承接了几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两国方案”。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陈青青

延伸阅读

哈马斯背后的"狠角色":作风强悍 积极招募"人弹"


伊斯梅尔·哈尼亚生平。

当地时间10月7日,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宣布对其采取“阿克萨洪水”军事行动,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且冲突仍在持续。哈马斯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其背后的领导层核心伊斯梅尔·哈尼亚是何人?

生于难民窟的哈马斯创始人

伊斯梅尔·哈尼亚于1963年出生于加沙地带亚实基伦村,在难民窟中成长,邻居大多数是中东战争中从别处流落此地的难民。因为贫困,少年时期的哈尼亚就读于联合国在加沙地带建立的一所难民学校,后来在加沙艾资哈尔宗教学校读完高中。


伊斯梅尔·哈尼亚。(网络资料图)

1981年,哈尼亚进入伊斯兰大学,学习阿拉伯文。在校期间,他是学生运动活跃分子,加入了穆斯林兄弟会,也结识了后来被称为哈马斯精神领袖的谢赫·艾哈迈德·亚辛。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义”爆发,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走上街头,用游行、罢工等方式反抗以色列占领。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亚辛提议成立哈马斯,哈尼亚也成为哈马斯创始人之一。

起义结束后,哈马斯被以色列认定为非法组织,哈尼亚因此被以色列逮捕,监禁了6个月。两年后,哈尼亚再次被以色列当局逮捕。直到1992年,坐了三年大牢后的哈尼亚才被释放,以色列将其与400余名哈马斯成员一道驱逐到黎巴嫩。

曾是亚辛备受器重的贴身助手

1993年,巴勒斯坦国时任总统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签订《奥斯陆协议》,巴以关系得到缓和,哈尼亚也得以重返加沙地带。这次回国,哈尼亚威望大增,被任命为伊斯兰大学校长。

由于表现出色,哈尼亚受到亚辛的器重。1998年起,哈尼亚被任命为亚辛办公室主任,成为亚辛的得力助手和贴身秘书,负责对外联络,经常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之间进行联络和斡旋。


已故哈马斯领导人、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图右)。图/新华网

哈尼亚与亚辛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曾多次共同躲过暗杀。但在2004年,亚辛在自己的住宅附近的一所清真寺被以色列暗杀身故,另一名哈马斯主要领导人阿卜杜拉·阿齐兹·兰提西也遭杀害。从那时起,哈尼亚便管理起哈马斯在加沙的行政事务,成为哈马斯的实际领导人。

温和儒雅但在军事上保持激进

2006年,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法塔赫,赢得选举胜利,颠覆了几十年巴勒斯坦由法塔赫一统江山的政治生态架构。

长期以来,法塔赫是联合国承认的“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法塔赫,全称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8个成员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主流派别,掌控着巴解组织的军、政、财务与外交大权。哈马斯一直与法塔赫矛盾重重。法塔赫自1980年以来政策逐步改变,最终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存在,并主张“和平解决巴以问题”。而哈马斯拒绝承认以色列为合法国家,同时强烈反对1993年签订的《奥斯陆协议》,因此一直拒绝和平谈判,依然坚持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哈尼亚作为哈马斯政治领导层的核心成员,与其他领导人相比相对温和、务实,在内部享有很高威望。因有作为前领导人亚辛得力助手的经历,哈尼亚留下了善于对外联络斡旋的公众印象,2006年选举获胜后,他出任了巴自治政府总理。

在任总理期间,哈尼亚一直居住在位于加沙地带的沙提难民营。当被媒体问及为何获任总理后依旧居住在沙提时,哈尼亚回答:“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并在这里漫步。我必须和我的人民在一起。”对许多巴勒斯坦人而言,简朴的生活方式、与民同在的生活理念令哈尼亚亲和力倍增,与邻为善的形象帮助他赢得民众的信任。

2007年,哈尼亚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法塔赫核心领导成员马哈茂德·阿巴斯发生争执,阿巴斯解雇了哈尼亚和哈马斯领导的政府,但哈尼亚拒绝下台,并接管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加沙地带的办事处。


2012年哈尼亚(图右)参加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纪念伊斯兰革命33周年活动。 新华网资料图

这位在巴勒斯坦人眼中温和、儒雅的领导人在军事层面保持着激进。在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中,哈尼亚作风强悍,积极招募“人弹”,采取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人体炸弹对付导弹”自杀式袭击。在担任总理期间,他对媒体一再重申,哈马斯不放弃武装抵抗。当时以色列国防部长表示,如果哈马斯不放弃暴力,那么包括哈尼亚在内的所有人在以色列“定点清除”行动中都“没有豁免权”。哈尼亚嗤之以鼻,称哈马斯领导人不会从以色列那里寻找“豁免权”。

国际社会亦一直要求哈马斯放弃暴力,但在要求放弃暴力和承认以色列的问题上,哈尼亚坚守防线,“武装与参政缺一不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的哈马斯绝对不会与以色列谈判”。

哈尼亚于2017年当选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并于2021年连任。2018年,美国政府将哈尼亚列入恐怖嫌疑分子“黑名单”,表示“哈尼亚与哈马斯军事势力关系密切,一直支持包括针对平民的武装斗争”。

在此次的巴以冲突当中,哈尼亚所领导的哈马斯依旧保持着激进的作风。据《犹太纪事报》报道,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布了一张“以色列少将被俘”的照片,以军将领尼姆罗德·阿洛尼穿着T恤和内裤,在街道上被带走。

当日哈尼亚在电视讲话中说,哈马斯已处于“胜利的边缘”。他表示,巴勒斯坦人为解放巴勒斯坦土地和被以色列关押者,不断发动“起义和革命”,这一循环“必须终结”。哈马斯发言人则表示,只要以色列在推动战争升级,“停火就是不可能的”。

据媒体10月9日报道,伊斯梅尔·哈尼亚被以色列军列入暗杀名单的重点目标。

知多D:哈马斯的前世今生

哈马斯(HAMAS)的阿拉伯语全称为“HARAKAT AL-MUQAWAMA AL-ISLAMIA”,意为“伊斯兰抵抗运动”,成立于1987年。“哈马斯”就其广义来说,是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一部分,脱胎于上世纪20年代末在埃及成立的逊尼派伊斯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它的目的是要创造有利于解放巴勒斯坦人民的内外部环境,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所有领土。


哈马斯标志。(网络资料图)

哈马斯拥有一个社会服务部门“宣教”,一个军事部门“卡桑旅”。此次巴以冲突中执行劫持行动的便是“卡桑旅”,曾策划多起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袭击。

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哈马斯的正式成员约有2万人,拥有约5600人的武装。哈马斯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境内外支持其主张的穆斯林。据西方情报官员称,伊朗为其提供资金、武器和技术,协助该组织提高军事能力。

2006年,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议会选举。2007年,哈马斯打败了支持巴勒斯坦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巴斯的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部队,成为加沙地带的实际统治者。

目前,美国、欧盟、加拿大、以色列、日本将哈马斯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澳大利亚、新西兰将哈马斯的军事机构“卡桑旅”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