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PLOS MED:治疗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对年轻成年人自杀意念的影响

时间:2022-12-06人气:作者: 未知

PLOS MED:治疗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对年轻成年人自杀意念的影响

自杀意念是年轻人自杀企图的主要风险,因此,减少意念的严重性是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目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为管理年轻人的意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然而,缺乏来自随机试验的确认性疗效证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个治疗性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LifeBuoy")在减少自杀意念的严重性方面是否优于一个注意力匹配的对照应用程序。

在这项双臂平行、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来自澳大利亚的455名近期有自杀意念、年龄在18至25岁的年轻人被按2:2的比例随机分配到2020年5月使用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6周,并在2020年10月进行最后跟踪。

主要结果是自杀意念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从基线(T0)到干预后(T1)和干预后3个月随访(T2)的变化,使用自杀意念属性量表(SIDAS)测量。次要结果是抑郁症(PHQ-9)、广泛性焦虑(GAD-7)、苦恼(DQ5)和幸福感(SWEMWBS)方面的症状变化。干预组获得了一个基于辩证行为疗法(DBT;"LifeBuoy")的自我指导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改善情绪调节和压力容忍。

在228名随机接受LifeBuoy的参与者中,有110人没有完成最终调查;在227名随机接受控制条件的参与者中,有91人没有完成最终调查。所有的随机参与者都被纳入主要和次要结果的意向治疗分析中。在T1(p < 0.001,d = 0.45)和T2(p = 0.007,d = 0.34),自杀意念得分有显著的时间×条件效应,说明LifeBuoy有保护作用。但从基线到T1或T2,LifeBuoy对任何二级心理健康结果都没有优越的干预效果[p值:0.069至0.896]。

综上,与对照应用相比,LifeBuoy与自杀意念严重程度的改善有关,但与次级心理健康结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