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你所不知道的保安族语言文化(保安族的语言怎么说)

时间:2023-09-28人气:作者: 佚名

你所不知道的保安族语言文化(保安族的语言怎么说)

文章目录:

1、你所不知道的保安族语言文化

2、一个带刀的民族:保安族文化

3、唯美的保安族“花儿”文化

4、保安族禁忌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5、保安腰刀: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脉

6、猜你喜欢:

1、你所不知道的保安族语言文化

语言除了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还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保安族人民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语言,却没有文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安族人的语言文化正在日渐的消失。那么,对于保安族的语言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保安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是保安人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分保安人也懂得当地的汉语。保安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东乡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以及达斡尔语有一定关系,是蒙古语族中具有个性的语言。保安语分大河家、同仁两种方言。约有四分之三的保安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

现代保安语(以大河家方言为代表)有十一个元音、二十六个辅音。其主要特征是:语音方面,存在着与中世纪蒙古语词首[h]相对应的[h]、[f];词尾保留有短元音。词首元音和词首音节脱离现象比较突出。元音和谐现象不复存在。这是我国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已知的唯一的没有元音和谐的语言。

在词汇方面,保安语还保留着中世纪蒙古语里曾经使用一些古老的语词,而这些语词在现代蒙古词里已经不再使用,或仅在个别方言土语里继续使用着。汉语借词约占保安语常用词的40%以上。借词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日常用语、基本词汇、新词术词等。

此外,不同地区的保安语中还不同程度地借用了藏语词语。青海同仁地区保安语中的藏语借词较多,约占保安语词汇的42.6%,借词范围有日常生活用品、动植物名称、行业称谓、佛教用语待。

这些藏语借词,在词义方面大多与原词相等或接近,少部分借词虽在使用时发生了变化,但词义之间仍保持着某种联系。保安语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突厥语借词,即使在信仰佛教的土族所操的保安语里,也有突厥语借词。可见突厥语借词在保安族东迁之前,居住在青海同仁时期已经借入。

2、一个带刀的民族:保安族文化

在保安族众多的文化中,佩带腰刀也成为了他们的特色之一,保安族的腰刀具有非常浓重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从保安族腰刀上的纹饰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对于保安族的腰刀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保安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保安腰刀与藏刀,蒙古刀齐名,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境内的积石山县大河家。现有人口11000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这里水草肥美、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源头。生产保安腰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后来发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样仍然不够理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腰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汁、锻打、粹火、锒嵌、砸铆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商业、外贸部门不断订货,把保安人忙得更是应接不暇。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着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

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璜考究,工艺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丽,用鲜艳的什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澄紫、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并夹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个小孔,插着一把铮亮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发亮,寒光逼人。

刷、刷、刷几下子,可把铁棒削得火星闪烁,铁屑飞溅。而刀口不缺,刀刃不卷,仍旧锋利无比,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削铁如泥”吧!保安腰刀还有一个特点,如果试刀锋,可从头上锊下几根头发来,把其中一根头发横放在刀刃上,只要轻轻一吹,头发立刻断了;接着又吹第二根、第三根……每根都是瞬即断为两截。这种腰刀还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卫生。

3、唯美的保安族“花儿”文化

保安族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他们能歌善舞、擅长吹奏丝竹乐。在保安族文化中,歌曲文化也占了其中之一,当地人们运用自身的智慧,再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造出许多的歌曲和舞蹈,而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就是“花儿”。对于保安族的民歌“花儿”你了解多少呢?想知道更多内容就一起来看看吧。

保安族的民歌大多采用汉语演唱,分花儿与宴席曲两大类。在花儿中,保安族有自己特有的曲调“保安令”,它是在对回族、汉族花儿改造的基础上,吸收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而形成的。保安令多属上下乐句结构,四句歌词需反复曲调一次;若是折断腰式,则在上下乐句间插入一个经过性乐节。

节拍大都以三拍及其复拍为主,兼有少量混合拍和四拍。保安族的宴席曲,有《方四姐》、《恭喜曲》、《十二个月》、《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独有的曲调有《八宝元》、《高山上的一盏灯》等,大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保安族民歌中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这一特点是由语音重音位置决定的,也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歌的共同因素。

“花儿”多在田野山间演唱。保安人酷爱“花儿”,几乎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歌。保安“花儿”的歌词多为6句式,也有4句、8句、12句,甚至48句的。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和爱情等诸多方面,语言生动活泼,比喻贴切风趣。多用汉语演唱。但衬词、借词也常用藏语等演唱。歌声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婉转动听。如:“白瓷的碗子细白的面,热炕上铺的棉毡;保安人的生活比蜜甜,党的恩情似海无边”。

除“花儿”外,民间小调也颇受欢迎,十分流行。小调一般多在新年或喜庆吉日时演唱。其内容也十分丰富,有控诉封建礼仪的,也有歌颂新社会和爱情生活的。如《四季青》:“春季里什么花儿香?牡丹花开园中香,花红柳绿天晴日又暖,小妹妹同哥去散心,年龄才十八,我的大眼睛,哥哥把妹妹领上了行。

夏季里什么水儿清,山泉的流水四季青,花红柳绿油菜花儿俊,小妹妹同哥去散心,年龄才十八,我的牡丹花,哥哥把妹妹不忘下”。

4、保安族禁忌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多数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有着许多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都代表是非常具有民族特的的习俗。在各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禁忌。你知道保安族的禁忌都有哪些吗?下面的保安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保安族男子戴白色或黑色无檐“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背心,冬季穿翻领皮袄,挂保安腰刀,穿牛皮长筒靴;妇女穿紫红色或墨绿色大襟上衣和蓝色或黑色土布裤子,外套镶有花边的深色坎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食,通常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搅团或散饭。

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地基通常要高于地面,房檐前伸,以木柱相顶。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旧时则由父母包办。男孩7岁时要举行割礼。行无棺土葬,注重速葬。节日有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绝大多数人能唱“保安花儿”。

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畜禽肉及动物血。食用肉类须过阿訇宰杀,对屠宰后的牛羊和家禽不能称“死了”。宰牛、羊、鸡等动物时,说“宰”,忌说“杀”;对穆斯林的墓只能说“麦咱”,忌说“坟”;有人去世,只能说“无常”、“口唤”等,忌说“死”。在舀水、舀饭时,不许使用反手。不准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他人面前袒胸露臂。客人不能进厨房和女人卧室。忌坐门槛和跨越生产工具。

5、保安腰刀:保安族禁忌文化的命脉

保安族人民是一群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英雄儿女,他们也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人民,刀也是象征着民族精神和勇敢的象征。在保安族腰刀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它既能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也能体现出男儿本色。下面的保安族文化为您带来保安族的腰刀文化。

聚居于大河家镇甘河滩、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长制刀,所产刀具锋利无比,构造精巧、式样考究,工艺独成一体,称“保安腰刀”,它与藏刀、蒙古刀齐名,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2006年,保安腰刀的锻制技艺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传,清咸丰年间,保安族人辗转迁徙途经青海省循化地区时,从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处学到打刀技术。当时制作的腰刀式样简单,质量粗糙。清同治初年,保安族在大河家定居后,掌握了刀刃加钢技术,改进制作工艺,质量逐渐提高,式样日趋完美,打刀业成为保安族的主要手工业。

保安腰刀由刀身、刀把和刀鞘组成。一般是先把择好的铁反复锻打,然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而成。保安腰刀的刀柄,多由细腻光滑的铜片、铜条、黑白色牦牛角、彩色塑料,透明柔软的有机玻璃、银焊、赛璐珞等材料叠合镶嵌。打磨后,便光滑亮丽、精美绝伦,犹如彩锦,被称为“什样锦”,这是保安腰刀的最具特色处。刀鞘多用黄铜或白铁皮打成外壳,内装木芯以保护刀刃。

在锃亮的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便于区别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标志性图纹,纹饰精细,图案古朴。比较着名的腰刀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其中最漂亮的要数“什样锦”,最有名气的则推“波日季”,有关“波日季”腰刀的来历,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从前保安人居住的地方美丽富饶,人畜兴旺。忽然,有一年出现了一个魔鬼,隔三差五魔鬼就下山到村子里掠取姑娘,人心慌慌,不敢出门。血气方刚、见义勇为的铁匠哈克木,手持钢刀前去山洞与魔鬼搏斗,任凭他举刀猛砍,总伤不着魔鬼。

后来,有一位白胡子阿爷给他托梦说:“有一种叫“波日季”的腰刀可制服魔鬼,对面山上有个天池,天池西边有棵老树,你按照此树的叶子打一把腰刀,并记住在刀面上要凿上有树叶的图案”。哈克木遵照白胡子阿爷的话精心打制了波日季腰刀,最终杀死了魔鬼和毒蛇。

6、猜你喜欢:

标签: 语言  保安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