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少数民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节日)

时间:2023-05-15人气:作者: 未知

少数民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节日)

文章目录:

1、少数民族节日 壮族药王节的由来

2、少数民族的节日大全之藏族转山会

3、少数民族的节日知识之藏族望果节

4、少数民族节日 壮族的六月节

5、少数民族的节日之壮族爱猴节

6、猜你喜欢:

1、少数民族节日 壮族药王节的由来

药王节是壮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作药师节,据说是这里一带医学人才辈出,带动了医药事业的发展,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壮族药王节的由来。

壮族药王节的由来:

传说药王是壮医药神。他发现药草,为人治病,还向众人传授种药、采药、治病的知识。昔时壮族地区各较大村寨都立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并进行采药防病活动。

药王,本地一般指神农氏,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也有尊名医扁鹊为药王的,医家又把名医孙思邈尊为药,各有传说。什邡蓥西镇下火神庙有神农氏像,上裸,下衣树叶,手持灵芝百草。

办药王会时,则另用红袍木偶供出驾用。祀已工代赈左边,配有寝宫及夫人神相,宛如生人。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午旗幡对对,锣鼓喧天,以彩桥抬药王神像,游行过市。至期,川西内属各县及省城金玉、百货、匹头等八大行帮,齐来赶会。蓥西为什邡盛产叶烟之乡,土产成交更是繁忙。

药王庙会是民间的药王节,旧时的药王节是中国神仙文化与中医文化在民间杂合的产物。锦州地区把伏羲、神农、轩辕作为主神,两旁排列扁鹊、孙思邈、王叔和等神医牌位的三皇庙作米药王庙者为多。

庙会期间有很多古代巫术遗存的封建迷信活动。诸如用纸扎下个替代病人的纸人,拿到药王庙会上去烧掉,谓之“烧替身”;让许过愿的小孩到庙上跳过一条板凳,然后逃出庙去象征逃脱了小鬼的追索,谓之“跳墙”;把成串的咸菜疙瘩挂在一个象征病人的十不全神身上。

2、少数民族的节日大全之藏族转山会

藏族同胞在一年之中的节庆活动很多,其中有不少是规模宏大、美名远扬的民族节日,如隆重的藏历新年、热闹的雪顿节等,每年要吸引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参与。而今天的传统节日要为你介绍的,则是另一个别具特色的藏族节日——转山会。

转山节的由来

藏族转山会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是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藏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和圆寂,藏俗在此月中宗教活动极为频繁。农历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佛诞辰,九龙喷圣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浴佛节”。佛教信徒认为在此月内做善事一件,颂佛一声,可得十万倍之功德。

每年转山节这一天,藏区群众都要身着民族服装,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人们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好不热闹。这一天,骑手们进行跑马射箭比赛,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转山是什么

所谓转山,是藏族人表示宗教虔诚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它是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每年都会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参加,特别是藏历马年的时候,转山就是个盛会,参加的人数相当的庞大。因为藏历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的十三圈。所以一般信徒是不会错过这个转山机会。

信徒们之所以对转山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另外的办法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3、少数民族的节日知识之藏族望果节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藏民族史中创造了历史底蕴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那些古老而特色鲜明的藏族节日,就是了解藏文化的其中一扇窗口。今天的传统节日就来为你介绍,藏族同胞欢庆丰收的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指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

望果节的节日习俗

节日游行

节日的第一天早晨,当阳光撒满金黄麦田的时候,农民们手持麦穗围着农田转圈游行,最前边是由喇嘛和老农组成的仪仗队,高举佛像,背着经书,吹着佛号,感谢上天给人们带来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对辛勤耕耘的农民来说,眼看着即将收割的庄稼,呼吸着麦田飘来的清香,都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古老的丰收歌谣。

岗堆特色

西藏各地的望果节内容多为大同小异,但其中最有意思的还属山南贡嘎县岗堆镇的望果节。按当地的习俗,望果节转田祭神的时候,每家出一人。村民们会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村头寺庙旁的空地上。老年人在此时显得比年轻人还要风光一些,因为她们大多是能歌善舞的高手,一般是节日的庆典还没开始,她们就舞上了。

宗教仪式

转田的群众集中在寺庙前的香炉旁,这时“拉啦”(民间咒师)一般就已经开始在进行活动前的宗教仪式了。就要出发时,村民们按各村的排序开始转寺庙、煨桑(烧香)等,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寺庙前的广场上显得既庄重又热闹。

这时会有村民提着青稞酒向转田的人们一一敬酒,以示美好的祝愿,让气氛变得好似出征前为将士们壮行一般。喜好喝酒的人这时会从自己的衣襟里面掏出酒碗,三口一杯之后,方才被允许通过。转田的队伍前打头的一般是两个村姑打扮的“拉姆”(即仙女),以示天仙下凡同庆丰收。妇女们没有带酒碗的习惯,这时她们只好以手当碗捧酒喝,这也是西藏酒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祭祀仪式

按传统习俗,转田队伍每到一个乡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路祝福,一路欢歌,此刻乡村的田园处处洋溢着欢快和祥和的氛围。时近黄昏,转田的队伍回到了村边,但这还没结束,他们还要绕村子转一圈。这时候,远处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一位老阿妈此时正一手端着糌粑,一手拿着“达达”(吉祥彩箭),朝着转田队伍的方向不停地摇动着,表示招财引福。按习俗,这时凡是转田队伍经过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顶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气。

4、少数民族节日 壮族的六月节

六月节因地域的不同和民族的不同,所以时间上和习俗上有所区别,壮族的传统节日六月节是当地的小年,节日期间当地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壮族的六月节。

壮族六月节的简介:

农历六月初一是壮族一年一度的六月节(因地域不同,有的地方是过农历七月初一)又叫过小年,亦有“六郎节”、“七郎节”的不同称谓。相传,壮族首领农智高从敌人重围突破出来后,六月里经过的地方在六月过节,七月里经过的地方在七月过节。宋朝皇帝十分忌恨农智高,严禁人们纪念他。壮族人民于是把六月节称为六郎节。七月节称为七郎节,借过节之名纪念自己的民族英雄。

文山州境内壮族侬支系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六月节是在农历六月初一举行。节日期间,三天不做任何农活(和春节一样),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牛杀鸡、做五色糯米饭,进行祭祀活动,极为热闹、欢快。届时,一般按族规规定,酒肉饭菜备办就绪之后,先由寨主在村头祭献壮族首领侬智高,尔后各家各户可在门前摆上竹榻祭献、祈祝祷。

这天晚上,还要举行扫除“杨鬼”的活动。以村为单位,杀鸡、猪、鸭、狗和用谷草捆成形形色色的魔鬼,敲锣打鼓,由“仆摩”念咒语进行驱赶。在某些壮族村寨还举行隆重的体育运动,如:抢花炮、打篮球、赛马等等。在这一天,壮族妇女染五色糯米饭,互相比较所染的颜色,看谁的颜色最鲜艳。第二天以后还要将自己所染的五色饭背到娘家拜年,其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5、少数民族的节日之壮族爱猴节

在泰国华富里府,有一个一年一度的猴子自助餐节,人们在这一天准备各种水果和软饮料等,用来宴请生活在这里的猴子;而在我国广西靖西一带,也有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同样以猴子为主角,也就是壮族爱猴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爱猴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的壮族民间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举行。届时,家家户户派人带着南瓜、李果、芭蕉和煮熟的玉米棒等果品食物,或到深山野岭中,或到弄场上摆放,然后匿藏到石旮旯里,一直等到成群结队的猴子会聚,看着它们一只只吃足嚼饱,又活蹦乱跳地将大南瓜搬进山洞里之后,人们才悄悄地离开。

根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一神奇的节日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有关。据说有一次,农智高的部队被困山上,苦无粮草,只能靠挖草根剥树皮以充饥,但到了五月初五的早晨,忽有数以万计的猴子抱着一只只大南瓜自悬峭壁而降,义军因此得救。故人们立节报偿。

侬智高是我国北宋中期靖西、田东一带的壮族首领,自从宋初交趾(今越南)自立为国后,“广源虽号邕管西羁縻州,其实服役于交趾。”1039年夏,广源州一次就被迫“献”给交趾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人苦之。”面对交趾的掠夺骚扰,侬智高领导壮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反抗。

庆历元年(1041年),侬智高在傥犹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当时辖安德等州,不属广源州管辖)建“大历国”,与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内附,以求获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遭拒,遂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

侬智高在用兵中,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但他再三请求归附宋朝未果。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侬智高举兵反宋,五月,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数败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侬智高败于狄青,后流亡大理,不知所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