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寒衣节烧纸怎么写封皮

时间:2023-04-10人气:作者: 未知

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寒衣节烧纸怎么写封皮

文章目录:

1、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烧包袱书写格式

2、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如何书写规范

3、中元节写包 湖北中元节包袱怎么写

4、寒衣节烧寒衣的步骤和方法

5、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6、猜你喜欢:

1、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烧包袱书写格式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寒衣节,人们怕阴间的先祖在冬季中缺衣少穿,于是在这一天将香烛、纸钱、食物等上供给逝者,并焚化冥衣,称为“送寒衣”,一些地区则改为“烧包袱”,在纸袋中封入冥纸,封面写上收寄者姓名称呼,烧给亡人。那么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烧包袱书写格式是怎样的,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寒衣节烧包袱

烧包袱又称烧包裹,是我国民间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民间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为表“思时之敬”,大都给死去的宗亲上坟烧纸。但是有的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上坟的,就以烧包袱代之。

包袱通常是一个大纸口袋,竖一尺,宽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间贴一蓝签,以便书写亡人名讳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中间印一莲座的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

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还印有两个古装的小人儿,据说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灵之吏)。

每份包袱皮还附着一张四寸见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国邮政”的邮票。装好冥钱冥衣后,贴在包袱背后。

写包袱的格式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祖考xx公xx老大人收”、“孙xx曾孙xx玄孙xx祀”。

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考xx公xx老大人收”、“男xx率孙xx曾孙xx玄孙xx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烧包袱的称谓

例如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

寒衣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xx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xx、xx

孙xx

媳x氏xx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寒衣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初一,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和“寒衣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

“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有些家族在祖母那一辈,女人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

“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2、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如何书写规范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这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民间有这样的习俗,到了中元节的时候,不仅给先人烧纸钱,还有着烧包袱的习俗。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袱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袱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写法大有讲究,随着老一辈的逝去,正逐步失传。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即: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给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经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即:农历跪拜焚化的日期)。

3、中元节写包 湖北中元节包袱怎么写

“烧包袱”又叫做“烧包裹”,是我国民间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所谓的“包袱”、“包裹”指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钱包或衣包,是一纸包,内装冥钱、冥衣等物,包袱皮上要写清楚亡人称呼和名讳,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个环节叫做“写包”,是“烧包袱”很重要的一环,而各地讲究略有不同。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中元节写包格式,湖北中元节包袱怎么写。

所谓包袱、包裹,是指从阳世寄往“阴间”(冥国)的钱包、衣包,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体上分为两种,但只在表皮上区分。一种是用

4、寒衣节烧寒衣的步骤和方法

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民间有祭祖扫墓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烧纸钱、寒衣等供品给逝者,据说这是为了让阴间的先祖在冬天里不会缺衣少穿,同时能有足够的钱使用。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寒衣节烧寒衣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要提前准备好供品。一般在会在当天上午去准备。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接下来就是进行拜祭。人们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寒衣等置于圈内,点火焚烧。

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寒衣,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xx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烧寒衣的注意事项

1、有些地方,在烧纸钱的时候要铺开,将100元真钱压在上面,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把整张纸铺满。

2、叠好烧纸,一刀烧纸分成七八份,分别以对角线折两次,叠起来烧会很方便。

3、烧纸钱要在地上先画个圈,不要把自己圈进来,西北角留个口,方便逝去的亲人来拿钱。

4、烧纸钱的时候念一下xxx来给你送钱了,这样逝去的亲人才会知道你是谁,才能保佑你。

5、在烧纸钱的时候,最好能准备棍子,这样可以拔起压在下面烧不到的纸钱,注意棍子用完之后不要带回家。

6、最后一定要等到纸钱烧完才能走,既能防止火灾,又能防止纸钱在被风吹走之前被其他人捡走,惹怒逝去的亲人。

5、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到来之际,我国民间有扫墓祭祖的习俗,而“烧寒衣”就是祭祖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寒衣节要烧的纸钱、寒衣等,在市面上都能买到,但我国一些地区依然保留着亲手制作的传统,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我国古代文献有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也。”

而清代文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也写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1、准备好正方形的纸和剪刀;

2、把纸对折成三角形,把长边再往后翻折约6—10毫米,按纸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宽度,作为衣领;

3、把三角形的长边从中间留适当对称的宽度,即脖颈的宽度,然后把多余的那块折下来;

4、用剪刀剪出袖口,再剪平底边,就可以了。

剪寒衣的注意事项

1、祭奠逝者的衣服,一般用亮光纸做,尺寸没有说法,颜色不限,都可以。

2、制作寒衣,不准不加棉花。做寒衣时,外用兰纸和内用白纸,当中薄薄的一层棉花用胶水糊上即可,做冬衣上下一套和鞋子一双。

烧寒衣的注意事项

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

烧给逝者的寒衣必须在寒衣节或者提前烧。若在十月初一以后的时间烧,死者会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裤子。投生后穿衣用衣袖抹鼻涕,穿裤子踢里踏拉的,这种举止会伴随其一生。

寒衣节上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莹前祭拜,叫“上大坟”。

寒衣节到来之际,要焚化寒衣送给逝者,而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也是需要添衣御寒的时节。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6、猜你喜欢:

标签: 寒衣  封皮  烧纸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