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山东梆子名家:窦朝荣唱腔及其简历 窦朝荣演唱的山东梆子选段

时间:2023-05-15人气:作者: 未知

山东梆子名家:窦朝荣唱腔及其简历 窦朝荣演唱的山东梆子选段

文章目录:

1、山东梆子名家:窦朝荣唱腔及其简历

2、山东梆子的特点,外行看了就知道

3、汉族地方戏曲:山东梆子名家有哪些

4、山东“奇葩”曲艺之山东梆子文化

5、梆子文化名家:山东梆子陈凤英简历

6、猜你喜欢:

1、山东梆子名家:窦朝荣唱腔及其简历

说到戏剧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五大戏剧核心是以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为中心,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戏剧所不被人所知,那么今天小编就是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地方特色戏剧山东梆子文化中名家窦朝荣的简历,希望大家喜欢。

幼年丧父,以乞讨为生。10岁入巨野县大姚班坐科学戏。12岁始练功试唱山东梆子,初学小生,20岁以唱红脸(老生)成名。1932年窦朝荣进金乡袁班。在袁班十余年,历时10余年,逐渐形成窦派艺术,名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

被尊为名副其实的台柱子,名震鲁西南。每次演出,均挂他的名。只要有他演出,场场满座,观众无不拍手叫好无他上场,概不叫座。在袁班期间,擅演《两狼山》、《洪昌府》、《大辕门》等戏,其演出艺术之高超,唱腔之优美,令人赞不绝口。

1948年前后,转入鱼台梆子剧团,历时年余。解放后进入济宁胜利剧团,经民主选举担任了团长。1954年他以《两狼山》一剧参加了华东区戏曲会演,荣获演员一等奖,为山东梆子赢得了第一块金牌。《两狼山》是山东梆子优秀传统保留剧目,是窦朝荣的拿手好戏,也是窦派艺术的代表作。

在华东区观摩会演时,《两狼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台上台下齐声赞叹,内行外行同声叫好。他的《两狼山》尤其响在鲁西南、苏北、豫东一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仰慕窦派的戏迷不计其数,特别是鲁西南,为能看到他演出的《两狼山》,不借披星戴月,步行几十里,乃至上百里一饱眼福。

他在华东观摩会演时灌制的《两狠山》唱片,不仅记载了他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团长。他积极倡导挖掘改编山东梆子剧种的优秀传统戏,鼓励大胆改编和创作剧本。他坚决反对演禁戏和坏戏。

1956年,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以《七错》《拴娃娃》《太白醉酒》《穆桂英挂帅》等剧目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荣获剧本改编、演出、音乐、演员、艺术传授等13个奖状和银牌。1958年,窦朝荣由济宁胜利剧团团长调任山东省梆子剧团团长,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正当酝酿把他演出的《两狼山》搬上银幕时,窦老却不幸逝世,其舞台艺术形象未能传世。

窦朝荣的唱腔使用大本嗓发声,嗓音浑厚洪亮,音域宽广,演唱时高低音转换自如,不露痕迹。他吐字的爆发力强,注重字音的饱满和圆润,因此演唱时能使做到字字入耳,清晰动听。他演唱时行腔虽然略显平直,但感情极为充沛,将以声传情的艺术真谛发挥得淋漓尽致。窦老的唱腔刚柔相济,形成了沉郁中见悲凉的艺术风格,因此他最擅长演绎的就是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

擅演《两狼山》、《太白醉酒》、《八宝珠》、《摔琴》等剧。扮演《两狼山》中的杨继业,当父子三人被困苏武庙时,以大段唱腔细致地刻画老令公对国家、对爱子的真挚感情扮演《太白醉酒》中的李太白,以傲岸的笑声表现李太白借酒纵情,蔑视权贵的神态和气度。窦老的唱腔大腔大韵,质朴无华,但极富感染力,可称“黄钟大吕,珠圆玉润”,是山东梆子历史上一座丰碑。

【结束语】窦朝荣,幼年丧父,以讨饭为生。在流浪途中,被巨野大姚班收留。10岁至12岁侍候老师、12岁至13岁练功试唱、13岁至16岁唱小生、17岁以后改唱红脸。在学戏期间,倍受凌辱,历尽磨难。尽管生活坎坷,道路曲折,他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刻苦学艺,努力钻研,至20岁以唱红脸成名。

2、山东梆子的特点,外行看了就知道

每个曲种都会有每个曲种的特点,所以在记住一个戏剧曲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这个戏剧的特点,记住了梆子戏的表演特色,唱腔板式还有唱腔的特色,那么你就会开始喜欢上这一个戏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可能感兴趣》》豫剧大王陈素真

表演特色

山东梆子是中国戏曲之一的传统表演程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表演动作粗犷,架式夸张。如黑脸上场亮相时,双手举过头顶,五指分开;推圈走圆场时,右手推圈,左臂随之有节奏地摆动;表示愤怒、急躁等情绪时,有吹胡子

3、汉族地方戏曲:山东梆子名家有哪些

说到戏剧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五大戏剧核心是以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为中心,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戏剧所不被人所知,那么今天小编就是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地方特色戏剧山东梆子文化中名家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灵魂人物

窦朝荣(1891-1960)山东梆子着名表演艺术家,其唱腔被称为窦派唱腔,山东嘉祥人。10岁入巨野县大姚班坐科学戏。初学小生,后改红脸(老生),20岁成名。1932年窦朝荣进金乡袁班。在袁班十余年,被尊为名副其实的台柱子,名震鲁西南。每次演出,均挂他的名。

只要有他演出,场场满座,观众无不拍手叫好;无他上场,概不叫座。在袁班期间,擅演《两狼山》、《洪昌府》、《大辕门》等戏,其演出艺术之高超,唱腔之优美,令人赞不绝口。解放后进入济宁胜利剧团,经民主选举担任了团长。

1954年他以《两狼山》一剧参加了华东区戏曲会演,荣获演员一等奖,为山东梆子赢得了第一块金牌。《两狼山》是山东梆子优秀传统保留剧目,是窦朝荣的拿手好戏,也是窦派艺术的代表作。在华东区观摩会演时,《两狼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台上台下齐声赞叹,内行外行同声叫好。

他的《两狼山》尤其响在鲁西南、苏北、豫东一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仰慕窦派的戏迷不计其数,特别是鲁西南,为能看到他演出的《两狼山》,不借披星戴月,步行几十里,乃至上百里一饱眼福。他在华东观摩会演时灌制的《两狠山》唱片,不仅记载了他的艺术风采,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958年,窦朝荣由济宁胜利剧团团长调任山东省梆子剧团团长,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正当酝酿把他演出的《两狼山》搬上银幕时,窦朝荣先生却不幸逝世,其舞台艺术形象未能传世。

任心才(1919-1988)山东梆子着名表演艺术家,山东郓城人,其唱腔被称为“任派唱腔”,任心才先生生在戏班、长在戏班,先学花脸,后改须生红脸,在父亲的熏染下,5岁便能模仿名红脸窦朝荣的唱腔,9岁到梁山寿张集井班正式学艺,拜师吴桂远始学花脸,继之又扮演须生,后专攻红脸。

十二岁开始挑梁子唱戏,由演《高平关》中的赵匡胤、《辕门斩子》中的杨景、《乱潼关》中的岑彭、《青龙阵》中的孙膑、《反徐州》中的徐达等,崭露头角,挑梁唱戏,故群众送号“红十二”.他嗓音洪亮,唱腔高亢悠扬,摇曳多姿,富有浓郁的山东梆子韵味,故群众又称他为“任红脸”.

他所主演的《闯幽州》、《斩黄袍》、《临潼山》、《辕门斩子》、《诸葛亮吊孝》、《严海斗》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在鲁西南一带家喻户晓。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他在《闯幽州》中饰杨继业,荣获演员一等奖。此外他还多次在省市会演中获奖。生前曾担任有戏曲之乡之称的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郓城县人大代表、郓城县政协常委等职。

任心才先生有一副好嗓子,音域宽广,声腔洪亮,激昂高亢,极富山东梆子的传统韵味。另一方面,任心才先生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塑造出了不少具有鲜明人物性格的舞台形象。

如他主演的《闯幽州》,当演到杨继业在儿子五郎、大郎败阵回营后的三笑时,他朗声念道:“军营之中只许千声喜,不许一声忧---我看哪个敢哭?都得给我笑,都得给我笑。哈哈,哈哈,哈哈---.第一声大笑,抖髯丁字步亮相;第二声降为悲音笑,叉步托髯;第三声笑,抖盔亮髯,表现出老英雄杨继业的雄心壮志与忧国恨奸的矛盾心理。每演至此,观众无不泪下。

您可能也喜欢:品味独特的英国饮茶文化越剧流派创始人:傅全香简介及代表作品中国越剧泰斗:袁雪芬越剧唱段精选越剧板腔中别具一格的基调:四工调

4、山东“奇葩”曲艺之山东梆子文化

山东梆子是山东文化发展当中,一种非常古老的剧种。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具有非常强的山东地域特征。近年来,山东梆子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与传承。那么,大家对于山东梆子文化到底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山东梆子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于其他兄弟梆子剧的突出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山东梆子对周边的兄弟剧种,如山东境内的莱芜梆子、两夹弦、四平调以及山东的另一个古老剧种——柳子戏的发展,均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山东梆子传统艺术,体现了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也体现了发展文化和弘扬戏曲艺术的完美结合。

折子戏,是历代众多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珍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包括山东梆子和各地方剧种在内)优秀传统和艺术精华的形式之一。在山东梆子“十大名演”的评比中,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几乎每一台折子戏,都显示出演员们不俗的艺术功力,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把戏曲传统表演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细心的观众则发现在熟悉的剧情和唱段中,演员们又增添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增添了对人物情感发展脉络和变化层次的把握,使传统的折子戏在基本功扎实、表演规范中又平添了几分现代的感情信息。

戏曲程式是现实生活的戏曲化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和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化的创造。济宁山东梆子剧院的《运河老店》,在继承发展传统的舞台表演风格上走近了现代艺术的风格,表演形式具有更多的生活化特征,人物造型也摆脱掉传统戏曲舞台的造型方式,采用写实性的装扮,拉近了艺术与现实的距离。该剧的唱腔虽然立足于传统,但更侧重于大胆地革新,体现作曲者在新时代形势下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因而该剧的音乐唱腔具有较多的时代气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山东梆子的发展正日新月异,剧目内涵精深,演员表演精湛,舞台设计美观精良……,与此同时,山东梆子的创新改革也要细腻,不仅要尊重群众观感,还应保持传统的唱腔。尤其是对山东梆子的经典剧目,更应保持传统特色。事实上,戏曲传承不仅仅为老一辈观众服务,更要吸引年轻观众的追捧和热爱,要专门去探索新观众的需求,懂得新观众群体的喜好,吸引新观众进剧场,这正是山东梆子改革和创新的道路与方向。

您可能也喜欢:

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儿

不得不知的台湾文化几大显着特点

台湾土生土长的剧中“歌仔戏”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5、梆子文化名家:山东梆子陈凤英简历

说到戏剧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五大戏剧核心是以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为中心,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戏剧所不被人所知,那么今天小编就是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地方特色戏剧山东梆子文化中陈凤英简历,希望大家喜欢。

陈凤英:女,山东省郓城县人,曾是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主要演员。国家二级演员。她主工青衣,扮相端庄大方、表演沉稳脱俗,刻画人物细腻中透出大气。嗓音各个音区,高亢清彻,透明饱满。驾驭唱腔,声情并茂,韵味十足。

陈凤英,着名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桂松先生亲传弟子,后调入山东省柳子剧团,拜师着名柳子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艳珍为师。陈凤英以其优异的先天条件及后天努力,先后师承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山东梆子及柳子戏均有很大成就,在戏曲界罕见。

曾在《琵琶遗恨》、《老羊山》、《风雪海棠》、《吵宫》、《樊梨花征西》、《费姐》、《孙安动本》、《恩仇记》、《金箭媒》、《三凤求凰》、《选民老冤蛋》、《鱼篮记》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

1995年获第五届山东艺术节二等奖,连续两次获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戏曲红梅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1996年参加山东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演出现代戏《龙门渡口》,饰李爱春,获专业组二等奖。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厅

1996年参加山东省首届地方戏曲邀请赛演出《老羊山》,饰樊梨花,获一等奖。

主办单位:山东省戏剧家协会

1997年参加菏泽地区文艺汇演演出现代戏《启明星》,饰亓巧玉,获一等奖。

主办单位:菏泽市文化局

1997年参加山东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演出《老羊山》,饰樊梨花,获银奖。

主办单位: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广播电视厅

1998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地方戏曲邀请赛获《吵宫》,饰燕月娘,获一等奖。

主办单位:山东省戏剧家协会

2001年参加菏泽市戏曲争霸赛演出《老羊山》,饰樊梨花,获霸主奖。

主办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河泽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

2002年参加山东省金旋律大奖赛演出《老羊山》,饰樊梨花,获一等奖。

主办单位:山东省戏剧家协会

2002年参加郓城县首届艺术节演出《老羊山》,饰樊梨花,获一等奖。

主办单位:中共郓城县委宣传部、郓城县文化局。

2004年参加中国戏曲红梅大奖赛山东赛区演出《琵琶遗恨》,饰赵五娘,获一等奖。

【结束语】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极为丰富。剧目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为主,多为成本大戏。其中描写反抗强暴、大忠大奸、杀富济贫、锄暴安良的剧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反映了鲁西南人民敢于斗争,争取自由的剽悍个性。

6、猜你喜欢:

标签: 山东梆子  演唱  名家  唱腔  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