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伊朗驻俄大使:伊朗总统直升机事故发生后普京召集俄官员开会,对事故发生“表达悲痛”

时间:2024-05-20人气:作者: 佚名

伊朗驻俄大使:伊朗总统直升机事故发生后普京召集俄官员开会,对事故发生“表达悲痛”

【环球网报道】据伊朗媒体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19日发生事故,莱希本人和随行人员在事故中遇难。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0日报道,伊朗驻俄罗斯大使卡齐姆·贾拉利称,在事故发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晚与俄安全机构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议,贾拉利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报道说,贾拉利称,会议旨在评估直升机事故的严重程度,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俄防长别洛乌索夫等俄罗斯官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报道说,贾拉利还称,普京对他表示,“我们对伊朗总统乘坐的直升机发生事故深感悲痛,我们将尽全力提供帮助”。

另据俄新社20日最新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方对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此次直升机事故中遇难深感悲痛。


图为伊朗媒体披露的坠机前画面

据伊朗媒体此前报道,一架载有伊朗总统莱希和高级官员的直升机19日发生事故,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硬着陆”。伊朗迈赫尔通讯社20日报道称,莱希在此次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延伸阅读

伊朗总统莱希:走务实路线的强硬派

德黑兰时间2024年5月20日上午7点30分左右,伊朗搜救队伍在该国西北部山区中发现了载有总统莱希的直升机残骸,63岁的莱希不幸罹难。此前一天下午,该直升机在穿行东阿塞拜疆省山区时紧急降落,最终坠毁。

莱希的机队由3架直升机组成,另外两架安全抵达了目的地。当天早些时候,莱希出席了伊朗与阿塞拜疆在阿拉斯河上联合修建的大坝落成典礼,坠机前正准备前往东阿塞拜疆省首府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仪式。

机上9人无一生还。来自CNN的情报分析初步判断,该空难主要是由浓雾等恶劣天气造成的。



事故现场 图源:社交媒体

莱希是伊朗政坛的强硬保守派代表人物。他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意识形态倾向相似、对宗教政治忠诚,因此被外界广泛视为85岁的哈梅内伊热门接班人之一。早年在司法系统担任要职期间他因强势反腐而受民众称道,任总统之后又采取务实的外交策略,积极参与地区和解。

1960年12月14日,莱希出生于伊朗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的一个教士家庭,15岁时便前往什叶派最大的神学中心库姆神学院学习,期间积极投身于由前最高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运动,反对推行西化和世俗化的巴列维政权。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透露,当时身为神职人员的哈梅内伊为莱希授过课。

莱希在20岁那年就进入司法体系。由于获得哈梅内伊的信任,莱希逐步提拔至德黑兰总检察长、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重要职位,还曾被这位导师亲自任命掌管宗教基金会。期间强势推行的反腐行动,让他在支持者中被广泛称道。

2017年,莱希首次参与总统竞选,但输给了志在连任的鲁哈尼。来自改革派阵营的鲁哈尼政治立场相对温和,曾在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期间与英国、法国和德国达成协议,暂停伊朗铀浓缩活动。

4年之后,莱希卷土重来。他的竞选承诺包括消灭贫困、腐败和歧视,以及恢复伊核协议,让这个拥有8855万人口的中东大国在新冠疫情之后重回经济正轨。在当时美军从阿富汗狼狈撤出,以及华盛顿政策走向高度摇摆不定的背景下,伊朗国内的强硬派趁势崛起。2021年6月19日,莱希赢得了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

莱希当选总统不久后,联合国伊朗人权问题调查员雷曼(Javaid Rehman)就呼吁调查1988年伊朗政府下令处决数千名政治犯的指控,以及莱希当时作为德黑兰检察长所扮演的角色。莱希也曾因类似的“污点”而受到美国政府制裁。

就在他当选总统的同一年,在被问及有关他参与当年的死刑判决指控时,莱希这样回应,“如果一名法官、检察官捍卫了人民的安全,他应该受到赞扬……我很自豪能在担任过的每一个岗位上捍卫人权。”

尽管莱希在伊朗宗教界的地位仅次于哈梅内伊,但在迄今他任内的几年里,伊朗国内爆发了一系列反对极端保守政府的抗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的声望。

2022年9月13日,22岁的伊朗库尔德女子Mahsa Amini涉嫌违反当地关于强制戴头巾的法律,在德黑兰被道德警察逮捕,三天后离奇死亡。Amini之死引爆了伊朗国内长达数月的大规模抗议,导致最高领导层遭遇了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运动以来的最严峻挑战。

西方的非政府组织称,抗议期间伊朗有数百人丧命,其中包括数十名参与镇压的安全人员。对此,莱希回应称,会坚持维护安全秩序,“无法接受混乱的局面。”今年3月8日,联合国独立调查团发布报告称,在此前的抗议中妇女和女童普遍受到制度性的歧视和迫害。伊朗外交部则驳斥该指控“基于虚假和有偏见的信息”。

路透社认为,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根源,来自于西方制裁以及莱希政府自身的管理不善。

美国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制裁导致伊朗石油收入锐减,这使得后来严重依赖财政收入的莱希政府在经济改革上捉襟见肘。今年3月1日该国议会选举的首轮投票率(41%)创下了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众对生存现状的不满情绪。

莱希政府早已开始积极寻找突破口。2023年3月10日,在中方的斡旋下,伊朗和沙特这对宿敌时隔七年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随后引发中东和解潮。莱希政府通过伊朗遍布本地区的代理人势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积极施加影响力。

此次与莱希同机罹难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5月12日透露,除了与沙特的关系得到深化,该国与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和科威特也开启了新阶段的合作。

由于得到了反西方的哈梅内伊坚定撑腰,莱希在与六大国就恢复核协议谈判的过程中始终采取务实态度,既要求以对伊朗核计划的适度限制换取西方解除部分制裁,但同时强调不会牺牲伊朗的导弹项目以及地区影响力。

这起空难发生在围绕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之际。伊朗是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等反以色列组织的主要资金支持者。4月,伊朗史上首次向以色列本土发射数百枚导弹和无人机,以报复伊朗驻叙利亚多名军官被以色列空袭杀害。

《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最新爆料,美国和伊朗的高级官员上周通过中间人在阿曼举行了秘密谈判,这是一个月前伊朗对以色列发动“有克制”报复行动以来美伊的首次直接接触。美联社称,在莱希的领导下,伊朗的铀浓缩水平已接近武器级别,但同时该国似乎也展现出了对美国的妥协姿态。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有哈梅内伊在幕后主持大局,作为实际政策执行者的莱希去世后伊朗政府内部发生动荡的可能性不大。



图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左)和伊朗总统莱希(资料图)

根据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第131条,如果总统在任内去世,经最高领袖确认,由第一副总统临时接任,并于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已在20日当天主持政府日常工作。而伊朗内阁也就莱希等人的罹难发表声明,称“将继续莱希的前进道路,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