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深度 | 以色列为何调整作战计划?战事还会持续多久?

时间:2023-11-06人气:作者: 未知

深度 | 以色列为何调整作战计划?战事还会持续多久?

摘要:从以军目前的地面行动看,它已放弃之前“一次性全面进攻”的作战计划。


以军一夜间发动数百次空袭

一夜之间,在数百次空袭的支持下,以色列扩大了在加沙的地面行动,似乎对加沙城形成包围。

据央视、《环球时报》等报道,10月30日,以色列步兵、坦克和装甲部队推进至加沙主要城市加沙城郊区,正从两个方向攻击这座北部城市,并切断了一条连接加沙南北的主要道路。

分析人士认为,从以军目前的地面行动看,它已放弃之前“一次性全面进攻”的作战计划,希望通过派遣较小规模或中等规模的地面部队,步步为营地推进攻势,以实现围困、蚕食、最终消灭哈马斯的目标。不过,这一过程恐将漫长。

以军改变作战计划

以军30日称,在过去24小时,以军扩大了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直接冲突,并摧毁多个哈马斯目标和基础设施,打死数十名武装人员。

有目击者称,以军坦克和步兵已越过加沙边境挺进至少3.2公里,抵至加沙城郊,切断了加沙地带的一条南北要道。另有消息称,以军从东西两边夹击加沙城,似乎旨在包围该地区最大的人口中心。

以军发言人30日表示,以军事行动“正按计划逐步推进”,后续攻势将继续并加强。

切断道路、东西夹击、推进逾3公里,在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三周多后,以色列陆军部队似乎正在加沙地带取得进展?


大批以军坦克和士兵已突入加沙地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注意到上述消息。他指出,最近两天,以军正从北部、东部和西部海上三个方向进入加沙,据称已越过加沙边境三四公里,并建立起自己的据点。“可以说,以色列已明显改变其作战计划。”

“10月7日突袭发生后,从以军公开释放的信息看,它应该会在一两周内向加沙地带发动全面、大规模、一次性的地面进攻。”牛新春指出。以色列国防部长此前公布的作战计划显示,第一阶段行动包括空袭和地面行动,旨在击败和摧毁哈马斯;第二阶段旨在消灭哈马斯零星抵抗;第三阶段在加沙建立新的安全政权。

但三周过后,地面行动一推再推。直到28日,以色列直接宣布进入“第二阶段战争”,将在加沙地带展开“长期地面行动”。

“也就是说,以色列放弃了一次性、大规模、全面的地面进攻计划。而是如美军此前建议的那样,一边继续进行空袭,另一边派遣较小规模或中等规模的地面部队进入,步步为营地推进攻势,围困、缩小、蚕食哈马斯的生存空间,以实现消灭哈马斯的目标。”牛新春说。

为何几周之内,以军会对其作战计划作出调整?究其背后,牛新春认为,至少源于外部压力、现实考量等方面因素。

先看外部压力,国际社会要求停火、解除封锁的呼声日益高涨,美方也向以色列反复提出建议。

再看现实考量,包括人质安危、以军伤亡、人道灾难、战后管理等。如果以军发起大规模全面进攻,人质谈判势必破裂,200多名以色列人质的安全难以保证;加沙或将陷入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未来加沙战后管理也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以军可能会付出比2014年发起小规模进攻、造成66名士兵死亡更惨重的代价。

“一旦地面战开始,地道战和巷战就会开始,哈马斯在这方面更有优势。”牛新春解释道,根据过去经验,以色列在对付地道战方面没有太好的办法。2014年以军发起地面战,希望突袭摧毁哈马斯地道,结果只破坏了约100公里。2010年以军曾发动空中打击,希望破坏地道,但同样效果不彰。据哈马斯方面称,其地道长达500公里。以色列对地道战有所忌惮,这是其改变作战方式的原因之一。

短期内停火无望

不过,放弃“一次性大规模进攻”计划,并不意味着“摧毁哈马斯”的目标发生动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0日晚再次强调,不会在加沙地带停火,不会向哈马斯“投降”。

舆论普遍认为,以色列不可能“消灭”哈马斯。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反复呼吁停火的背景下,以色列为何“一意孤行”?

“以色列这次下了决心。”牛新春指出,尽管它不可能把哈马斯的意识形态消灭,不可能将其连根拔起,但是,它要彻底消灭哈马斯的军事设施、主要武装力量,同时摧毁哈马斯在加沙政权的目标和决心都很明确。

正因如此,以色列明确表示不会停火。“停火与其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它可能会出于人道主义或交换人质的考虑,短暂停火一两天,但持久停火目前是不可能的。”牛新春估计,只要以色列现在的作战计划不改变,冲突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色列将逐渐蚕食、限制哈马斯的能源供应,让其断电、没有新鲜空气,从而把他们从地道里逼出来,一步步缩小哈马斯占领地区。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当然,牛新春也指出,不能排除以色列日后又突然改变作战计划的可能性。

美国采取“两手”策略

加沙战火持续延烧,200多万平民面临人道主义灾难,在狂轰滥炸中凄惶度日。在以色列拒绝停火的背景下,外界将目光投向一直公开偏袒以色列的美国。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中旬旋风式访以,但并未消除外界关于局势升级的担忧。他还请求国会批准拨款支持以色列的决议,引发美国国内多地抗议。

随着加沙地带伤亡人数的增加,美国与国际社会的对立立场愈发凸显。就连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对以色列袭击加沙提出谴责。

“拜登政府正在走钢丝。”有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情绪化、几乎毫不掩饰地支持以色列,已在中东拉满仇恨,可能会引发新一波大规模反美情绪。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日,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语气比以前“更重”,要求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区分哈马斯和平民,被视为美国对以施压的信号。

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美国能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起到多大的约束作用?

“美国的态度可以说变,也可以说没变。”牛新春说,它其实一直是矛盾的,采取软硬两手。硬的方面,它与以色列在根本利益、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希望以色列彻底消灭哈马斯。软的方面,它在如何消灭哈马斯上有不同意见。它希望小步推进,不希望以色列发起全面进攻,从而使得冲突持续、蔓延。

近来,国际社会对美国形成一定压力。安理会就巴以问题决议投票,只有美国一张反对票;联大投票,120个国家赞成,只有美国、以色列等14个国家反对。“美国恐怕也不想因为以色列而陷入国际孤立,因此,它对以色列的压力在加大。”牛新春说。

至于美国对以色列决策的影响,牛新春认为,应从能力和意愿两方面来看。能力上,美国是全世界对以色列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它对以色列施压还是有效果的。但也要看到,在巴以问题上,它与以色列的基本战略目标、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


空袭下的加沙火光冲天

未来形势怎么走

根据以色列方面31日的最新消息,以色列战机31日空袭了黎巴嫩真主党的一些基础设施。据称过去几天,真主党不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自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爆发新一轮冲突后,黎以边境局势已多次拉响警报。

外界担心,放任加沙战事延续,会不会演变为一场吞噬整个地区的军事浩劫?特别是随着哈马斯遭受重创,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会不会进行独立干预,从而让局势走向失控?

“至少目前来看,不论是伊朗政府还是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态度都比较谨慎。”牛新春指出,他们的行为模式仍符合过去十几年的“游戏规则”。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看到冲突蔓延、自身直接卷入。

展望接下来的局势走向,牛新春认为,眼下,地区国家推动的任何谈判都很难阻止以色列继续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但是,以色列也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伤亡,不想过度刺激潜在敌人。未来有两个观察点值得注意:以色列的作战模式在今后几天会不会又有变化?真主党方面会不会有新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