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俄媒:普京在华表示,在中国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也越来越受欢迎

时间:2024-05-17人气:作者: 佚名

俄媒:普京在华表示,在中国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也越来越受欢迎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5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

综合俄新社、“今日俄罗斯”等多家俄媒报道,普京在“俄中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俄中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上致辞,期间出现这样一幕:普京讲话时间太长、没有及时给翻译人员留出时间翻译,他为此道歉。

“抱歉,我说了很长时间,没有给翻译人员(留出时间)。我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所以,我以为在这里大家都能懂俄语。”普京打趣说。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普京在致辞时还提到,中国文化如今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

延伸阅读

媒体:普京率大半个内阁访华 中方欢迎官员规格极高

直新闻:俄总统普京5月16日应邀开启对华国事访问,中俄元首举行小范围及大范围两轮会谈并共同见记者,联合发布有关深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管先生,您对此访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今天在和普京总统进行小范围会谈时,中国元首特别指出,这是你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后首次出访,充分表明你本人和俄罗斯政府对发展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中方对此高度评价。正因为高度重视,俄访问团可谓星夜兼程,我注意到,俄总统普京的访问专机,是在北京时间凌晨4时许降落首都机场的,这大概是我印象中,外国元首专机抵京时间最早的一次。


普京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

见证高度重视的另一个关键细节,俄新一届政府实际上刚宣布任命,普京这次访华,几乎把大半个内阁都带过来了,包括新提拔的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在内的6位副总理,以及多名政府部长都在其列。前两天,俄罗斯防长换人,这是境外舆论关注的最大人事焦点,这次俄新老防长都在访问团之列。今天上午,央视直播天安门东门外广场举行的对普京总统的隆重欢迎仪式,包括美国CNBC财经电视在内的不少国际媒体,都引入信号同步直播,CNBC的主播提及,欢迎现场有“许多握手”。眼尖的媒体都注意到,俄方握手官员中,排在外长拉夫罗夫之后列第二位的,正是美西方舆论焦点、由防长刚转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绍伊古。

当然,中方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欢迎官员规格极高,包括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位政治局委员及一位国务委员。俄总统普京来访前接受新华社采访,称赞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阶段。所以在我看来,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访问关键细节,它所见证并折射的,正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广度、深度与高度。

中国元首在与普京总统共同主持大范围会谈时强调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俄将始终坚守初心、协力担当,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图为会谈现场

直新闻:那么在您看来,这次普京总统的对华国事访问,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有何深远影响与意义?

特约评论员 管姚:普京总统的两天国事访问还在进行中,他下一站还将在中方相关高级官员陪同下,率团体验并感受“尔滨”的风采,相信会留下中俄关系与高访外交的许多名场面。

仅就第一天的访问行程来看,这次国事访问至少已取得下述重要成果:

首先,中俄元首通过新一轮战略沟通,再度对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强有力的顶层谋划与战略引领。今天,中国元首在小范围会谈中,再次将普京总统称为“老朋友”,强调这些年来已同普京总统先后会面40余次。这堪称大国元首会见沟通频次的一项纪录,中俄元首在此过程中,累积深厚的战略互信与个人友谊。上月,俄外长拉夫罗夫来京为普京此访打前站,在北京访问期间他曾特别向记者强调,毫不夸张地说,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与战略互动的核心要素。今天中国元首再次重申,愿同普京总统一道,共同把准双边关系前进方向,对两国各领域合作发展作出新的规划部署。

其次,进入历史最好阶段的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在中俄邦交75周年这一重要新起点,获得新动能,开拓新领域。这集中表现在今天中俄元首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中俄定位于彼此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继续秉持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在两国携手走出的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上,继续发展互利合作,也将继续擦亮中俄关系作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全球典范。

第三,今天在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记者时,中国元首全面总结了中俄建交75周年的历史经验,给出了中俄关系何以成为全球典范的“路径密码”,对此,中国元首特别以“五个坚持”作出权威总结,即坚持以相互尊重为根本,始终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构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坚持以世代友好为基础,共同传递中俄友谊的火炬;坚持以战略协作为支撑,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如果说“前三大坚持”,主要涉及双边层面,那么“后两大坚持”,无疑是中俄大国关系全局性影响与意义的集中体现。



中国元首与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直新闻:今天(5月16日)中国元首在与普京共同见记者时强调,双方一致认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是正确方向,中方期待欧洲大陆早日恢复和平稳定,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又对外传递哪些关键信息?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认为,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继续就实现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推动劝和促谈、停火止战作出的重大努力,也是重要成果。外界之所以格外关注这次国事访问,一个很大关切就在于,普京在开始第五个总统任期之际,会否在首次外访中就俄乌冲突作出最新表态。

外媒同样关注这一重要背景,中国元首刚刚对欧洲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总统府、在南部比利牛斯山谷旅游度假地,都曾有过长时间深入沟通,而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刚访问了北京。就此而言,能够同时和俄乌冲突背后的大国领导人当面沟通,现阶段只有中国元首能做到。

今天中国元首重申了中方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贯立场,那就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新型安全架构。此前在和马克龙总统共同见记者时,中国元首就披露,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已经开启第三轮穿梭斡旋。也因此,在当前俄乌冲突前线出现新态势、俄方称俄军几乎在每个方向都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俄总统的最新表态,值得各方高度重视。

来华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普京指出,俄罗斯积极评价中方立场,俄方从没有拒绝过谈判,希望通过和平手段全面、可持续、公正地解决这场冲突,俄方对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对话持开放态度,但这些谈判必须考虑到卷入这场冲突的所有国家的利益,包括俄罗斯的利益。很显然,今天和中国元首进行两轮会谈,俄方再度确认了这一主题信息。其核心就是,俄方愿意谈,但谈判有条件。

今天中国元首也强调,中方期待欧洲大陆早日恢复和平稳定,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意味着,未来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作为与建设性作用,还将继续强化凸显。

因此,在中方继续强化并凸显建设性作用之际,有必要追问,国际社会尤其是美西方阵营能否把握机遇、作出回应,乃至形成促谈合力?中国元首在访法时曾犀利指出,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冲突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我认为,中方这一主题信息, 同样在普京总统的对华国事访问中,再度得到强化。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