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中国周易协会李丙寅 中华周易协会学术官方网站

时间:2024-01-26人气:作者: 网络

中国周易协会李丙寅 中华周易协会学术官方网站

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嘉视年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策展人:白砥

开幕: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10:00

展期:2016年10月15日-10月27日(每天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星期一闭馆)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二、北三展厅(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门票:凭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门票入场(领票方式见http://www.chnmuseum.cn)

国博讲堂系列讲座|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主讲:章祖安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门票:请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预约讲座门票(预约方式见http://www.chnmuseum.cn)

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

前言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书法博士生导师章祖安教授,别署章秋农,1937年生于古城绍兴,幼承庭训,入私塾诵读传统经籍。1956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陆维钊、夏承焘、王焕镳、姜亮夫诸师,奠定了较扎实的国学基础。他的前期方向,主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并著有《周易占筮学》等。这些学养,使他后来主攻的书法创作中含融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息。

中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创设本科班,一直到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章祖安先生是持续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章先生也是中国当代书坛的一位冷静的思想者,他依据传统美学与自身书法实践,先后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如在《陆维钊书法论》中,他用分析方法与考量大师水准的几个维度,总结出书道四要“清、厚、奇、古”,近年来,他又补加了“浑、睦、苍、凉”四字,并身体力行,再作探索。以上洞见及近些年发表的《书法美简述》等学术论文,均对改进当今中国书坛生态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章祖安先生中年以后的大量书法实践,是其理论观点的最好印证。他对《石门颂》情有独钟、用力最深,尤多心会;对虞世南、苏东坡、黄道周等书风,也有涉习或汲取;近代马一浮、陆维钊等师长的碑帖交融路数,对他的影响当然是并存的。近年来,先生更倾心于榜书与手卷传统形式的探究,赋予书作新的美学内涵与生命。

为使广大观众能较全面品赏先生的佳作,我们特此举办“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一百余件书作,通常字径之条幅、横披与对联,元气淋漓;而长篇小楷手卷,如《古诗十九首》《滕王阁序》等件,亦非仅以篇幅阵容构势或以俊秀立格,而是字字敦雅,刚柔相济,古拙中不失灵逸,字小而韵永;又有以纵幅书录“三十六计”的擘窠大字系列,磅礴浑厚,如洪钟大鼎,气象撼人心魄。所有这些,正是章祖安先生技艺与气格不断臻于含弘光大的体现,也希望徜徉于其间的观者,能获得更多的美的遐想。

中国美术学院

2016年10月15日

章祖安,字秋农,陆维钊先生弟子。一九三七年八月生于浙江绍兴。一九六○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一九六一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二级教授。

一九六三年参与浙江美术学院全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一九七九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五人指导小组成员。一九九三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九九六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士生导师。一九九七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同年起任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著述:《周易占筮学》《章祖安书法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当代书法——章祖安》《佛魔居百品——章祖安书法作品集》。

章祖安年表

1937年丁丑1岁

8月13日余生于浙江绍兴。祖父章恩寿,字介眉,1925年病故。父亲章士钦,字敬予,清末曾任绍兴三江场知事,在任一周即弃官,其后在保定、天津、南京任职。大母娄氏,育有一子二女,子早夭。余庶出,是年父亲虚龄六十有二。生母谢彩云,育有三女二子,一子亦早夭,余最小。父亲为取名祖安,字秋农,号庭慰。

1942年壬午6岁

父亲为连续丧子所惧,命余随武师习武。不久,河北保定王姓武术家持介绍信来舍,自此代前武师为专门教席,入住吾家数年。同年入家塾,识字并诵习《幼学琼林》等,开始描红习字。

1945年乙酉9岁

春季入绍兴西营小学,插班上三年级,始临柳公权《玄秘塔碑》。

1948年戊子12岁

小学毕业,考入绍兴县立初中。

1949年己丑13岁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县立初中与省立绍兴中学合并,为省立绍兴中学。

1952年壬辰16岁

1月,省立绍兴中学初中毕业。

2月,保送入杭州师范学校学习。

1955年乙未19岁

暑期,杭州师范学校普师毕业,分配至绍兴市塔子桥小学任教半年。

1956年丙申20岁

1月,调入浙江奉化溪口宁波干部文化补习学校任教半年。

8月,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陆维钊、夏承焘、王焕镳、胡士莹、姜亮夫、任铭善、蒋礼鸿、徐朔方诸师。

1960年庚子24岁

暑期,杭州大学毕业,分配至浙江诸暨草塔中学任教。

本师陆维钊先生应浙江美院潘天寿院长之请,由杭大调入美院,任中国画系副教授。

1961年辛丑25岁

暑期,据中央文件高教三十条“教授可以自己挑选助手”之规定,余由陆维钊先生提名、并经浙江美院党委批准,调入浙江美院中国画系,任陆先生助教,教授全校古典文学(共同课)、中国画系古典文学(专业课)。侍奉陆先生笔砚,开始正规书法训练,并与中国画系青年教师每天早饭后一起在办公室练习书法,陆先生几乎每天亲临指导。先生后为赐名佐韩(或书作祖韩)。

1962年壬寅26岁

撰成论文〈古书句读数例述辨〉万余言,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本年第2辑。

1963年癸卯27岁

跟随陆维钊先生作为教研组成员之一,参与浙江美院中国画系书法本科专业教学工作,执教写作课。

1964年甲辰28岁

赴绍兴上虞参加浙江省委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5年乙巳29岁

社教运动结束回杭不久,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治疗一月,出院后回绍兴休养半年。

1966年丙午30岁

6月,由陆维钊先生介绍,与内子马瑶结婚。马瑶1939年2月17日生,时任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68年戊申32岁

6月,女儿章因之出生。

1975年乙卯39岁

学院复课闹革命,院方命余讲授《红楼梦》与毛泽东诗词。

1977年丁巳41岁

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学院招收文革后第一届本科生。余教授全院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画系诗词题跋课程。频频举办艺术美学讲座,颇受学生欢迎。

1978年戊午42岁

撰成论文〈论“兴”〉,投《光明日报》,稽留未刊,后遂索回。

1979年己未43岁

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执教古汉语。

所撰论文〈古书记言标点易误举例〉,发表于《中国语文》本年第3期,主编吕叔湘先生审稿,并致信附审稿意见千余言。

创作书法《吾道本中庸》及《利锁名缰》自撰联等。

1980年庚申44岁

1月,陆维钊先生病故。余作〈先师微昭先生挽诗二首〉以为悼念。

为卢坤峰《梅花图》作长题跋二首。

从事研究生教学工作,并协助沙孟海先生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同时开始对留学生(中野遵)教学。

1981年辛酉45岁

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并承沙先生嘱,起草论文评语。

论文〈潘天寿画上的题识〉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1期,署名佐寒。选编《陆维钊书画选》,并为作序。

1982年壬戌46岁

《陆维钊书画选》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撰写〈《史记》《汉书》标点琐记〉一文,发表于《中国语文》本年第2期。论文〈试论古文中的插叙〉发表于《杭州师院学报》本年第3期。

创作书法《黄道周诗四首》(收录沙孟海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

1983年癸亥47岁

3月,晋升为副教授。

1984年甲子48岁

任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周易》课程主讲。

撰文〈书理〉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2期;〈李贺诗的格调〉发表于《浙江学刊》本年第1期。

1985年乙丑49岁

书法专业恢复本科招生制度,余仍教授古汉语、诗词题跋与书法。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曾两次面向全国举办“先秦古籍讲习班”,《周易》课程聘余主讲。

1986年丙寅50岁

撰成〈模糊?虚无?无限——书法美之领悟〉一文,发表于《书法研究》本年第2期。

创作书法《书黄道周逸诗册页》等。

1987年丁卯51岁

与沙孟海、刘江先生合招硕士研究生2名(学生陈见、赵爱民),教授古汉语、金石学、书法诸课程。应聘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兼职教授。

撰成论文〈“心画见君子小人”辨〉,发表于《书法研究》本年第2期;另文〈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并与文学艺术略作比较研究〉,发表于《书法研究》本年第4期。

创作书法《陆机〈文赋〉句联》、《自作文读〈史记?陈丞相世家〉》、《自作文书〈史记?酷吏传〉后》等。

1988年戊辰52岁

继续从事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教学工作。

撰成〈论书法对汉字汉文的依存——兼论所谓“现代书法”〉,发表于《书法研究》本年第2期。

1989年己巳53岁

与刘江先生合招硕士研究生2名(学生韩天雍、陈大中)。

撰成论文〈印象式批评与傅山书论之领悟〉,发表于《书法研究》本年第1期。

1990年庚午54岁

赴日本国歧阜女子大学讲学一年。

专著《周易占筮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1年辛未55岁

晋升为教授,任美院书法专业学科负责人,同时担任1991级本科班班主任。

1992年壬申56岁

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学生蒋进),委托陈振濂指导篆刻。

撰成论文〈《周易》应是咨询文化〉,发表于《文汇报》本年8月2日。

创作书法《黄道周诗》(此道不为梦)、《座右铭》等。

1993年癸酉57岁

3月,被评为1992年浙江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9月,教学成果获1993年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

10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2月,经文化部研究并报国家教委批准,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撰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安专家赵广汉——兼述张敞〉一文。论文〈赵孟頫悲剧依旧〉收入《赵孟頫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集》。

创作书法《临〈礼器碑〉》等。

1994年甲戌58岁

再赴日本国歧阜女子大学讲学一年。

撰成论文〈中国美院书法专业三十年概述〉,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1期。

创作书法《孟浩然诗〈春晓〉》、《高似孙〈水仙花赋〉句联》等。

1995年乙亥59岁

赴欧洲作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考察法、德、比利时、荷兰等国。

独立主编《二十世纪书法经典?陆维钊卷》,翌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为《白砥书法艺术》作序。

1996年丙子60岁

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士生导师,招收全国第一届美术学?书法理论博士生3名(学生赵爱民、许洪流、郭鲁凤[韩国])。

5月,受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之聘,任杭大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委员,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答辩。

撰成长文〈陆维钊书法论〉,于本年12月连载于《书法报》,引起书法界高度关注与持久论争。复撰〈书法中的感情与个性〉一文,发表于本年6月《文汇读书周报》。

1997年丁丑61岁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和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同年起任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撰写〈试说传统知识分子的进退出处〉一文,发表于本年6月《文汇读书周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况达山水画集》,余为作序。

创作书法《临〈石门颂〉全拓》、《易林?离之晋》、《高似孙〈水仙花赋〉句联》、《跋十一年前日课书黄道周诗》等。

1998年戊寅62岁

4月,“兰亭国际书法节”期间,于绍兴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7月,就当代中国书法高等教育话题接受河南电视台记者访谈。

12月,再受杭州大学之聘,任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汉语史论文答辩。

撰写〈章句之学未可废〉一文,发表于本年12月《文汇读书周报》;另文〈谈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发表于本年11月23日《书法报》。

创作书法《书马一浮集前人句联》等。

1999年己卯63岁

首届博士生毕业。继招收博士生1名(学生金三焕[韩国])。

2月,被聘为中国文化书院杭州分院导师。

3月,《章祖安书法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论文〈“负且乘,致寇至”〉发表于本年5月《文汇读书周报》。

2000年庚辰64岁

专攻篆刻,纯学汉法,以后作品多用自篆印。

〈《章祖安书法集》自序〉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1期。

应邀参加本年由南京大学主办的世界易经大会暨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成立典礼,提交学术论文〈曲解、引申、附会、丰富、杂乱——《易》学发展史评述〉一篇。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东方博雅社美术家文集》,收余旧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安专家赵广汉——兼述张敞〉等论文六篇。

创作书法《陶渊明诗〈归园田居〉》等。

2001年辛巳65岁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章祖安书法艺术及技法》影碟。

创作书法《佛魔居》等。

2002年壬午66岁

招收博士生2名(学生金琤、朴炳奎[韩国])。

11月,被聘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特聘教授。

为山东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撰序。论文〈《周易?需卦》解析〉提交本年世界易经大会并编入该会论文集。

2003年癸未67岁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鸠余历年所撰文史、书法论文并诗古文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一书,韦尔申序之,本年9月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论文〈学印自述〉发表于《中国书法》本年第2期。

创作书法《陆维钊词〈玲珑四犯〉》、《李贺诗〈李凭箜篌引〉》等。

2004年甲申68岁

受聘为西南师范大学双聘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书法教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正式入编,并招收博士生1名(学生陈航)。

撰成论文〈古代书论需实践体验方能理解〉,发表于《书法》本年第10期。

2005年乙酉69岁

西南师范大学命再招博士生,然因报考学生未达外语分数线,遂不录取。余亦以关山道远,力辞聘任,唯承诺义务带完去岁所招博士生1名。

撰成论文〈时风与角色认同危机〉发表于《书法》本年第12期;〈再说慎言“国学大师”〉发表于《文汇报》本年12月16日;〈元气?学养?手艺〉发表于《中华文化画报》本年第12期。

创作书法《花落春仍在》等。

2006年丙戌70岁

仍于中国美院招收博士生2名(学生顾涛、黄峰)。

7月,赴埃及进行古文化考察活动。

10月,《书法报》作余专访,并于11日发表访谈录〈砥砺“学术品格”〉。

创作书法《李贺诗〈听颖师弹琴歌〉句》、《乐毅〈报燕王书〉手卷》等。

2007年丁亥71岁

开始大量书写手卷作品。

7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作品集?章祖安》由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

于学院作大型讲座,继以讲座稿修订为论文〈艺术?心术——从《孙子兵法》到《三国演义》〉,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4期。

创作书法《唱晚亭》、《王勃〈滕王阁序〉手卷》、《白乐天〈长恨歌〉手卷》、《〈古诗十九首〉外七首手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卷》等。

2008年戊子72岁

8月,应邀赴加拿大进行考察交流两个月。

撰成〈论书二篇〉,发表于《新美术》本年第4期。

创作书法《思齐居》、《陶渊明诗十八首手卷》、《〈敬跋马一浮赠沈尹默诗〉手卷》等。

2009年己丑73岁

中国美院启动博士后流动站,余为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1名(学生张小庄)。同时招收博士生2名(学生牛子、江平)。

主编《陆维钊书画精品集》书法部分,翌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撰成论文〈清、厚、奇、古,四者备而杰作成〉,发表于《书法》本年第2期;又撰〈陆维钊的蜾扁书——兼及蜾扁书的名称考辨〉,发表于《美术报》本年6月13日及《新美术》本年第2期,引发争议,余作〈关于“蜾扁”的几点说明〉以平息之。

《武当》杂志本年第8期推余为封面人物,并刊余武术照片及介绍文章。

创作书法《风顺一帆》、《文武双修联》等。

2010年庚寅74岁

5月,《中国当代书法——章祖安》一书由中国书店出版。

大量创作,尝试变法。

撰成〈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陆维钊〉一文,发表于《中华书画家》本年第12期。另撰〈结构?用笔?神采——书法美简述〉参加2010沙孟海年系列活动,收录《沙孟海论坛?暨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发表于《文汇报》本年12月6日。

创作书法《〈论语〉节录》、《指定风波》、《即墨姑苏联》、《蝉鸣猫倦联》、《书刘禹锡诗联》、《山雨欲来风满楼》、《秋雨秋风愁煞人》、《座上谁非两面派》、《悲欣交集缘情多》、《松风台》等。

2011年辛卯75岁

创作书法《但看蛙颐涨古今》、《陈眉公〈留侯赞〉》、《应万山红遍展联》

等。

9月,以众弟子坚请,定于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佛魔居百品——章祖安书法作品展”,《佛魔居百品——章祖安书法作品集》及批评文集《奇人奇遒奇狷——章祖安其艺其人》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同时出版。

此表盖应学生之请,余为口述,金琤记录而成;江平、金琤复以余撰旧文及书作择要附见;最后余与王霖君一起定稿。辛卯章祖安附记。

章祖安:不偶不群

文/林梢青

有些老先生的身影,如同一杆标尺,让我们得以清晰丈量昔日的丰满。75岁的章祖安,便是这样一位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样一个奇人辈出的校园里,他一直被视为风骨清异——因为他不偶不群,脱凡出众。

在他早年的求学经历里,师从陆维钊(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夏承焘(著名词学大师)、王焕镳(著名文史学家)、姜亮夫(国学大师)等大家。而这些先生,又秉承梁启超、王国维、柳诒徵、吴梅等一代国学大师之风骨。章祖安的国学修养,可谓一脉相承。

上世纪70年代后,他又伴随陆维钊先生,参加中国首届书法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学,后成为中国美院首任书法博士生导师。当今浙江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们还是学生的时候,章祖安就已经是老师了。所以,到现在,这些书法大腕们看到他,都要尊称一声“章先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这样写他:奇人、奇遒、奇狷。奇人,指的是他文武双全。中国传统学问与文章,他信手拈来;而其始于6岁的童子功,也使得他年逾古稀,却鹤发童颜,目光如炬。奇遒,指的是他的书法艺术。他文武兼修,最后归于书艺。奇狷,是他因秉承文人忧患情怀,又坚持真我性情,成为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会因率真犀利而叫人尴尬,但了解他的人却极爱他。其实,他是很可爱的,当年一首《题卢坤峰

》,为旧窗寒梅的香消玉殒而伤怀。情之所至,还会念起拜伦的“错误越出了常规,才叫人神往”,“愚蠢打败了光彩,引人入胜”。

当记者见到他,才真正体会到“三奇”。

75岁的老先生,在深秋的天气,依然是短袖汗衫一件。用手机敲起短信来,利索不含糊。

如今已很少能在美院看到章先生了,但传奇却在耳传中不绝。这样一篇访谈,或许,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一个真实的章先生。章祖安先生一头银发,气宇非凡,最特别的是那一双眼睛,似能洞穿一切。在这一双眼睛里,最深刻的是那些名师的印迹。在大师渐行渐远的今天,章先生总是对学生说,我们这辈人要比你们幸运得多。在那样的耳濡目染、血脉相承中,今天,他也成为后辈们敬畏景仰的“先生”。

许江说:描述章先生艺、人风貌,由学养到书艺,再到风骨,并不是神话他,而是希望在当书法成为“万人之艺”,却容易流于图形笔划表象的时代,刻划一位老学者真正的一面,追访其学问与风骨的内涵,以期还原中国文化人平中见奇、卓尔不群的个性形象。

而这,也是这一个下午的访谈间,聆听老先生一席妙语之后的真切感受。

(以下记者简称“记”,章祖安简称“章”)

家学|白天描红,晚上练功

章祖安6岁时,父亲为连续丧子所惧,命其随武师习武。不久,河北保定王姓武术家持介绍信来到家中,自此为专门教席,入住家中数年。同年入家塾,识字并诵习《幼学琼林》等,开始描红习字。

记:听说您小时侯的家境很不错?

章:我父亲是清朝的官,而我是1937年出生的,所以他的官职跟我毫无关系。我出生时,父亲已经62岁,当时刚好抗日战争爆发,家里也一点点败落。

记:家庭给了您正统良好的教育,您小时候接受的旧式教育是怎样的?

章:总的来说就是每天背古书。念书前我父亲领着我坐黄包车到一个地方去磕头——先拜孔夫子,再拜老先生。拜好之后我都不知道这个老先生是谁,估计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人。回家后,就意味求学开始了。6岁我就开始描红了。我们小学里除了算数用铅笔,其余全都用毛笔。还要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一张大字。

记:您一直练习武术到现在,为此受益不少吧?

章:练武是父亲为了让我强身健体,教我的王师傅都是在晚上教,叫夜功。从立正开始教,站着一两个钟头不动。最痛苦的是扎马步,到最后汗流浃背。练几天以后,路都不会走了,然后再教拳啊什么的。习武的习惯我一直有保持。2006年在卡塔尔的多哈机场转机,所有人都穿很多,我还是一件短袖。我基本上不感冒,而且坚持洗冷水澡,一直到2008年。

师承|追随的老师声名显赫

1956年8月,刚刚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并任教半年的章祖安,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受业于陆维钊、夏承焘、王焕镳(音biāo)、姜亮夫等老师。毕业次年,经陆维钊先生提名调入浙江美院中国画系,任陆先生助教,教授全校古典文学、中国画系古典文学,开始正规的书法训练。

记:您1956年进入杭大中文系,当时的大学是怎么样的?

章:水平很高,都是大家,我是运气好。陆维钊、夏承焘、姜亮夫教我们古典文学,有的教诗词,有的教古文,有的教语言。

当时学校氛围比较开明,有各种运动器械,每周还有交谊舞。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吃也吃得很好。

记:那时的师生关系怎么样?

章:当时除了课堂,学生还可以去老师家里请教的。王焕镳和陆维钊先生家里,我都去得比较勤。学校还特意为老先生们造了两层楼的宿舍,一人6间房,还有浴缸。陆先生生活朴素,个性温和,但又严厉,时间观念特别重,我因为迟到被他狠狠骂过一顿。后来能够做他助手,是因为他觉得我的作业做得比较好。

我们那时对老师很敬畏,先生不会对学生说你一定要怎么样,但学生自己会做。

现在,由老师来要求学生,实际上已经完了,我旧学的底子,就是在那时经过先生们的洗礼,和现代学术接轨了。

记:陆先生还曾是王国维先生的助教?

章:王国维的助教他只当了不久,因为他很孝顺,祖父病重他就回来了。王国维在学人心中的地位很崇高,所以,没有一直呆在王国维身边,成为陆先生的终身遗憾.每次谈到王国维的自杀,他都很难过,总是说,假如我在,我会管牢先生,先生可能就不会死。

见解|元气学养手艺,缺一不可

任教之后,章祖安就参加中国首届书法篆刻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学,并于1996年成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首任博士生导师,桃李满天下。他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文,又融汇诸艺,文武兼修,最后归于书艺。

记:陆维钊先生原本的主业不是书法,但为什么能在书法上有成就?

章:主要还是一个审美问题。审美主要靠天赋,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自己审定字好不好。

现在很多书法家最大的毛病是他自己不知道好不好,没有判断力。像我们追求的浑厚,有些人写出来是浑浊,就是因为审美不够。我曾经说过,60岁以上书法还能往前走的人比较少,一般是往后退的。很多人40岁之前书法还可以,40岁以后变得越来越俗气,书法好坏的判断标准,就在审美,而且是内美。有些一开始觉得有震撼力,但越看越差。有些却能从整幅字的好,看到一个字的好,再看到一笔一划的好,渐入佳境,这个就进入品味境界了。

记:现在很多人提出书法技巧不重要?

章:到一定层面后就不需要再讲技巧,这和现在很多人说的不讲技巧是两回事。

现在很多书法家是半路出家的,技巧关没有过,就说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怎么不重要?写书法必须先解决技巧。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对学生讲,画画不能看技巧,那也是对已经掌握技巧的人而言的。所以,书法是有标准的,一定不能离开汉字,至于其它道啊哲学啊这些层面的东西,都建立在汉字和技巧的基础之上。

在我看来,书法还是一种精英文化。如果标准越来越模糊,什么都是书法,那么书法也就不存在了。

在解决技巧之后,作为最高一等的书法家,还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包括融合西方文化。

我有过总结:元气、学养、手艺,三者于书法家缺一不可。

记:沙孟海先生说自己一生都在打基础,不轻易谈创新,陆维钊先生甚至预言将来的书法很可能坏在创新上,你怎么看?

章:这个已经被不幸言中了。

我们常常提倡创新,但创新有这样容易吗?多少年才出来乔布斯这样一个人。

创新的周期很长,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创新不了,但目前书法还是存在创新空间的。

章祖安先生在创作(2011年)

他身体特棒,爱吃蹄髈

讲述人|白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1987年我进美院念书法硕士,章先生是我的老师。1996年,他又成为我的博士生导师。大家都很尊敬他,虽然他是一个要求很高、非常严厉的老师,有时候甚至严厉得让人害怕。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章老师就让他站在门口,不让进教室。他的时间观念很强,约好时间,晚个几分钟就要批评我们。

他不多写文章,不要求著作等身,但是每一篇作品都有思想、有观点。

他也有可爱的地方,有时候我们起哄,他就会即兴表演功夫给我们看。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毕业聚会的时候,他劈叉,把两只脚横搁在两个凳子上,中间是空的。

他还曾经扎着马步,用双手把一个高个子法国留学生举起来。他还可以用三个手指头就把一个五分钱硬币扳成90度。他大冬天只穿单裤,从来不穿棉毛裤。我们都自叹不如。

他也喜欢美食,一口气可以吃掉一整个蹄髈,还会和我们交流怎么烧怎么炖。不过这有时候,他就会被师母抢白:“你也就偶尔烧一次而已。”

含弘光大|章祖安书法展书法作品欣赏

这是章祖安自署的斋名——“佛魔居”。下款注明出处:“临济录云:今有一个佛魔同体,如水乳合。”

章祖安解释说,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了恶,善必定要去战胜它,在战胜的过程中,社会才得以前进。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廖伟夫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书画高清资料

名家访谈

经典专题

推荐展览

标签: 书法  发表于  中国